國家“十三五”科技創新成就展日前在北京舉辦。本次展覽由科技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軍委裝備發展部、軍委科技委、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,集中展示“十三五”以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建設創新型國家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,全面彰顯科技創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支撐引領作用。
本次展覽以“創新驅動發展,邁向科技強國”為主題,展覽分為重大專項、區域創新等12個展區,共設展項1740項,重點展出了“十三五”期間我國取得的一批重大標志性科技成果。其中“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”科技重大專項(以下簡稱“水專項”)部分重大科研成果和創新技術亮相展區,突出展示了“十三五”期間水環境領域科技創新發展取得的矚目成就。
在水專項專區,作為“十三五”水專項唯一的地下污水廠研究課題成果,“以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為核心的生態綜合體示范”亮相會場。該系統技術由中國水環境集團自主研發,具有“廠網河一體,水地生綜合,碳能質融通”的核心優勢。可以實現污水再生回用與綠色能源供給、科普教育、生態景觀等功能有機組合,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使傳統污水廠向資源中心、能源中心、公共服務供給中心和數字化管理中心進一步轉變。已在北京、上海、貴陽、大理等21省市開展了工程應用與示范,破解了城鎮水污染控制和水環境治理技術難題,成為適合我國國情的污水治理模式。
水專項是我國著力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作的重要決策部署,是一項重大的科技工程、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務,是推進水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科技保障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通過理念、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,水專項突破了水污染治理、水體生態修復和飲用水安全保障等關鍵技術與成套技術共305項,授權發明專利2700余項,可復制推廣的重點示范工程300余項,發布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300余項,為我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、建設美麗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。